8月10日上午,市红十字会在市档案馆三楼报告厅召开第五届理事会第九次常务理事会议。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陈志英以及各兼职副会长、常务理事等69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市红十字会二级调研员肖世明主持,珠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周慧珍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珠海市红十字会2020年工作报告》《珠海市红十字会2019年接受捐赠款物收支情况报告》《珠海市红十字会第五届理事会拟增补常务理事候选人情况的报告》,宣读了《珠海市委组织部干部职务任免通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关于授于2019年度为中国红十字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捐赠人奖章的决定》《珠海市红十字会关于表彰2019年度支持红十字事业社会捐赠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珠海市红十字会关于授予2019年度红十字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和优秀志愿者的决定》,表彰了2019年度支持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及优秀志愿团队和志愿者,为今年以来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捐赠工作作出积极贡献的部分单位代表颁发爱心纪念牌。
2019年市红十字会在珠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会员、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省委巡视、市委巡察整改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开展“三救、三献”核心业务,助力新时代珠海经济特区“二次创业”加快发展。
2019年珠海市红十字会共接收社会捐赠款物1992.08万元,拨付使用捐赠款物1782.31万元。其中1491.08万元社会捐款用于支援我市对口扶贫的云南怒江、广东阳江、茂名等地的脱贫攻坚工作。与农工党珠海市委员会携手爱心人士和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为甘孜州理塘县、稻城县的350多名藏族同胞进行了白内障筛查,对符合条件的75名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一年来对我市大病困难患者、市内交通事故、困难大学生等进行救助,为2639人(家庭)困难群众发放救助慰问款物达805.6万元。开展春节、中秋节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慰问活动,开展珠澳两地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比赛交流、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和重大节日慰问活动、义诊活动。全年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近4万人次,其中4321人取得了红十字应急救护员资格证。全年全市共有3.2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献血量908万多毫升;453名无偿献血志愿者加入了中华骨髓库,5人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1561名市民自愿登记成为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志愿者;见证了18例脑死亡公民自愿捐献器官(组织)。珠海市连续11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珠海市红十字会连续12年被省红十字会评为造血干细胞工作先进工作站。与澳门红十字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举办了“原妙杯·2019年珠澳大学生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技能交流与竞赛活动”。开展无偿献血、阳光海滩、水上安全教育进校园、敬老院关爱等20个志愿服务项目,16支志愿服务大队开展志愿服务超过7165次,参与志愿者达1.7万余人次,总服务时间12万小时,近78万人次各类群众得到服务和帮助。全年举办新志愿者入会培训16期,新加入志愿者645名;启用“i志愿”发布志愿服务活动329场。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和个人受到了总会、省、市各级表彰。2019年珠海市红十字会在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受到了表彰,荣获“全国红十字会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肖世明同志作为全省唯一的受奖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会议指出,虽然过去一年市红十字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红会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问题。下一步珠海市红十字会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总会、省会两级会员代表大会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工作大局,紧扣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加强党对红十字事业的领导,稳步推进珠海市红十字会改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新局面,统筹疫情防控和三救三献核心业务,努力提升人道救助能力水平,突出抓好服务品牌建设,促进特色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创新宣传手法手段,进一步提高公信力和透明度,推动“两个专项整治”,全面加强红会自身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激发内生动力,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努力开创珠海市红十字事业发展新局面、创造新业绩,为我市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做出应有贡献!
最后,珠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周慧珍要求市红十字会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红十字事业发展各项工作,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对红十字事业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改革为统领,促进红十字民生服务更加高效规范开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